最近,美国商务部做出了一个决定:对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高达93.5%的初步反倾销税。这笔税,加上原有的反补贴税、整体关税以及301条款的惩罚性关税,使得中国石墨对美国出口的实际税负直接冲到了160%。
几乎是同一时间,中国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也发布了调整后的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》。其中,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和锂金属制备等关键有色金属冶金技术,都被列入了限制出口的名单。
这两件事前后脚发生,让人不由得琢磨:这是巧合,还是中美两国在新能源领域,玩了一出“默契”的戏码,甚至有人猜测是特朗普打算“曲线救国”?然而,如果仔细剖析一下背后的逻辑和各自的策略,恐怕会发现,这更像是一场激烈竞争中的相互施压。
关税重压下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
咱们先看美国。对中国石墨施加重税,这几乎等于在产业链上直接“掐脖子”了。石墨到底有多重要?它可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必需品,一辆电动汽车就需要大约90公斤的涂层球形纯化石墨,这个用量比锂本身还多出30倍不止。
可问题恰恰在于,全球90%的天然开采石墨都源于中国,其中70%在中国完成精炼。就连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石墨电极,中国产量也占到了全球的65%。这种高度集中的供应链,让美国在新能源转型的路上,对中国的关键矿产形成了深刻依赖。
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·耶伦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,美国在锂、钴、稀土这些关键矿产领域,“高度依赖”中国。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的副教授本特利·艾伦也表示,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池或太阳能供应链,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根本办不到。
他认为,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,不仅没有加速这个过程,反而直接拉高了成本,让美国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入了不利地位。这原本是为了保护,结果却好像成了“自我伤害”。
传统能源的执念:一场战略误判?
既然不是所谓的“默契联手”,那特朗普政府在能源问题上到底想干什么?回看他在位时期的政策,重心明显偏向传统能源。他上任第一天就宣布退出《巴黎协定》,并大力支持煤炭和石油开采,同时削减新能源研发的资助。
最近,特朗普更是明确表态,美国未来的发电能力将主要依靠私营部门的核能、天然气或煤炭,最终要超越中国,并且直接点名“不要风电”,理由是它“不稳定”。
这其实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:特朗普的能源战略,与其说是推动新能源发展,不如说是把能源当成了大国竞争的底牌。他试图利用美国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优势,与中国展开一场“老式”的能源较量,而不是积极拥抱已经到来的新能源革命。
耶伦也曾暗示,特朗普政府对发展新能源“并不感兴趣”,更倾向于照顾传统能源产业的利益。所以,把中美关系解读为“联手扼杀美国新能源”,这与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的激烈战略竞争本质是相悖的。
这种优先传统能源、并对新兴产业施加高关税的策略,最终就像一个“回旋镖”,打回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和产业竞争力上。关税最直接的影响,就是抬高了美国企业从海外采购产品和原材料的成本。
根据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研究,这导致美国制造业的投入成本增加了“数十亿美元”,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引发物价上涨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高关税政策彻底扰乱了全球的供应链体系。这带来了生产效率的下降、交货时间的延长,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削弱。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就显示,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了0.3%,这与供应链的紊乱和物价的上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耶伦甚至发出警告,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,她称之为“政府对运转良好的经济造成的最严重的自残伤害”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耶伦认为拜登政府的关税策略“非常有限且有针对性”,目的是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,而不是大范围的“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。
中国技术出口管制的战略反制
再来看看中国这边的动作。最近对技术出口目录的调整,与其说是与美国“配合”,不如说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,中国对自身核心技术的一种战略性保护。
中国在7月15日调整的《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》中,新增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,比如磷酸铁锂、磷酸锰铁锂和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。同时,对有色金属冶金技术也进行了修改,新增了锂辉石提锂、卤水提锂和金属锂制备等技术。
这些被限制出口的技术,无疑都是新能源产业的“关键命脉”。中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供应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,特别是在电池正极材料和锂提炼技术方面,拥有显著的优势。在当前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,中国对这些核心技术的管理和保护,被外界视为一种常规而又必要的战略举措,旨在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,并应对国际上的贸易压力。
回顾特朗普政府在能源和贸易领域的政策,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效果,确实可以说“事与愿违”。原本想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土产业,结果反而提高了生产成本;本意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,却阻碍了本土供应链的建设。
他所倡导的“能源主导”,更多是基于传统能源的存量博弈,却忽视了新能源的巨大增长潜力。这种战略上的误判,其长期代价将远超短期的收益,甚至可能让美国错过整个新能源时代。
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、清洁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,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全球视野。面对未来,是选择固守传统、筑起贸易壁垒,还是拥抱新能源革命、推动开放合作,这将深刻影响美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地位。
景盛网-配资公司排行榜-配资炒股平台官网-正规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